关灯
护眼
字体:大中小
“起来吧,郑和,这些年你辛苦啦!”
朱棣走上前,一把抓住郑和的手,对众臣道:
“马保,自幼跟随朕,朕做燕王时,为我牵战马;”
“靖难之役时,是我右军前锋,能征善战,忠心耿耿;”
“这些年,率领宝船队,远赴重洋,乘风破浪,不畏艰险,扬威海外!”
“这是我大明的奇才!”
“这是我大明的珍宝!”
郑和闻言,赶紧谦虚的说:
“全都是仰仗皇上的浩荡天威,大明的昌盛国运,臣才能取得如此佳绩。
如今躬逢盛世,郑和愿再接再厉,远赴重洋,扬我国威!”
这一记马屁拍得恰到好处,把朱棣拍得舒服舒服,忍不住哈哈大笑。
朱棣笑毕,回头看了看朱高煦和朱高燧,冷不丁的说道:
“老二老三,郑和回来了,也不表示表示?”
说完,朱棣回身走向龙椅宝座。
汉王朱高煦、赵王朱高燧闻言,立马走到郑和跟前。
朱高煦含笑到:
“马宝兄弟,咱们先公后私,等皇上为你接风洗尘后,咱哥俩再好好陪你,来个一醉方休,如何?”
朱高燧也满眼含笑道:
“到时候我把咱们当年右军的老兄弟都喊过来,一起畅饮。”
郑和一直保持微笑,认真聆听,见二王说完了,躬身道:
“二位王爷,请容我一步。”
说完,不等汉王赵王反应,就径自走到太子朱高炽身旁,拱手行礼道:
“太子爷,圣体万安!”
言毕,更是直接双膝跪地,深深的磕头。
朱高炽呵呵一笑道:
“起来,起来,快起来,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。”
边说边双手把郑和扶起来。
如此一幕,朱棣坐在龙椅宝座上,微笑不语;
如此一幕,汉王、赵王心中颇有微词,却只能憋着;
如此一幕,朱瞻基对郑和的印象更加深刻了,心说郑和不仅能力强,会说话,而且会办事。
郑和用这种方式,告诉朱棣,我这辈子会一直紧紧跟随您的脚步,唯您马首是瞻。
至于太子爷、汉王、赵王,我都会一视同仁,公事公办,不偏不倚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